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报材料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2019年)

发布日期:2020-2-11 11:17:33 访问量: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设计学、美术学和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以及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将社会需求和时尚产业发展融合,引入优质的行业资源共同构建了多维人才培养机制。

中心一贯秉承“人才与产业同步化”,目前中心以纺织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为契机,创新时尚产业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时尚产业人才培养新思路,打造浙江省时尚行业特色教育平台,为新工科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实验、实践基地情况

(1)校内实验基地

中心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分为认知实践、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等五大模块。

中心实践教学平台固定资产达  4025.1  万元,中心面积11210 ㎡,专用设备及软件  3458  台套。2019年,中心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181.9万元,所在学校年度经费投入315万元。2019年,中心新购置了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保温性试验机、气凝胶干燥釜、全自动沾水仪、防静电实验系统 等设备及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服装搭配展示系统、 服装展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web版)、 虚拟仿真网站及后台系统等软件共  40 台套。

(2)校外实践基地

2019年1月,中心获批浙江省高等学校第一批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理工大学时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协助学校成立了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通过与浙江红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服装类龙头企业紧密合作,依托产教联盟基地,实现校内服装类专业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校外企业实践教育课程的逐级联动,通过校企协同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教学情况

(1)承担实验实践教学任务

中心主要承担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纺织工程、纺织品设计、非织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的实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及论文等教学任务,2019年度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90门,年度开设实验教学项目  245个,其中基础型实验30%;综合设计型实验45%;研究创新型实验25%。年平均实验人时数约25.74万,实验项目开出率为100%,实验学生2370余人。中心还承担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实验教学任务。

(2)中心开放

中心常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中心网站(http://fzsyjx.zstu.edu.cn/index.asp)、浙江理工大学大型仪器共享平台(http://yqgx.zstu.edu.cn/)或任课教师、实践指导教师等预约使用实验室,来进行选修课程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习实训,从事毕业设计或论文工作,开展服装设计竞赛、工程训练竞赛等课外科技活动和兴趣活动。中心2019年开设不同着装状态下人体舒适性评价、青年女性体型形态特征分析、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热防护性能研究、运动状态下体表角度与着装间隙量的关系研究等综合开放实验20余项,全年共有718人次参与开放实验。

(3)教学方法

中心教学时,注重将流行趋势与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相结合、将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技术及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中,并进行教学与科研互动,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如在本年度,徐平华老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深度感知的织物折皱表征与评级”、刘正老师的国家文化部“传统云锦特征基因解构及要素创意化设计”、顾冰菲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局部体形特征驱动的个体化青年女装智能生成方法研究”中的部分内容转化为服装织物服用性能分析、服饰图案元素提取、女装样板智能生成等实验项目。

(4)学生科技、创意创新创业竞赛

2019年,获浙江省教育厅批准,中心作为秘书处单位承办了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利用中心场地和实验设备,分别进行了服装服饰造型创意设计、构成创意设计、科技创意设计三个类别的竞赛。

利用中心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学生在科研竞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年度中心学生获授权专利75项(发明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8项)。本年度,学生学科竞赛再创佳绩,如获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获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5项;获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本科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立项15项、结题15项;在2019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两个项目分别获省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取得学院历史最好成绩;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银奖1项,为学校实现该赛事项目的零突破;第三届全国纺织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2项;“红绿蓝杯”第十一届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9项;第六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四百强项目2项。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中心积极为创办国内一流专业建设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在邱均平版本科专业排名中,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二,5星级专业。在武书连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排行榜中,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连续 5 年位列全国第二,A++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排名全国第5,5星级专业。2019年12月,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高厅函[2019]46号)。

中心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相关行业的欢迎,各用人单位普遍认可我们的毕业生质量,2019年度中心所面向的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率均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4.25%,境内升学率高达30%、出国率高达35%。我们的毕业生不仅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岗位速度快,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工作中富有创新精神,工作得心应手,已有不少学生很快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有专职教师84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36人,有博士学位28人,实验专职管理人员25人,已经形成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有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 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15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1人,90%以上教师具有在企业服务的经历。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

中心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校内外7位专家组成,工作职责为发展与规划、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质量把控,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和师德水平,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1)支持教师学历进修,搭建青年教师成长新平台

为了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时尚产业的指导思想,推动服装专业的创新和课程的建设,加强服装教学领域、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时尚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服装综合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意实操能力,促进服装学科教育教学成果的交流,提高服装学科的整体科研教学水平。2019年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4人(邝野、孙兵、李思扬、张咏絮),专职实验人员2人(王明玲、冯燕娜);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4人(李建亮、戚孟勇、丁笑君、须秋洁),新晋高级职称4人(教授:朱伟明,副教授:徐平华、顾冰菲、蔡 欣)。支持教师出国研修25人次。此外,中心1个教师团队帮助温州永嘉县获批首个浙江省时尚类特色小镇创建单位;1个教师团队参加第三届杭州全球旗袍日活动。

中心重视年轻干部培养,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支持。2019年,外派骨干教师赴浙江省发改委、经信厅、下沙开发区挂职锻炼5人,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及时获取信息和政策支持提供便利条件。

(2)联合企业技术力量,聘请企业导师

2019年,中心继续聘请来自服装生产企业、纺织商品检验检测部门等的15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中心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参与合作课程成绩评价、毕业设计评审,他们针对学生设计作品,用行业和市场的眼光进行评价。建立起一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1)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中心依托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高厅函[2019]46号),同时两个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本科院校“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和省本科院校优势专业。

中心始终抓好质量工程,确保教学质量。2019年成功申报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第一批人才培养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项,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规划重点项目2项,教学成果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

2019年中心向全校开放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申报,在实验教材编写、小型实验仪器研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方面共设立了12个项目,下达经费19万元。

2019年,中心与浙江华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杭州瑾恒服装定制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并增设了“专业能力实践课程”,增强了企业与高校的联动。

此外,中心协助学校成立了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


(2)不断强化课程、教材建设

  • 中心重点支持、引导教师参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2019年课程建设成果:

  • 获第二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任力《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刘丽娴《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其中《时尚与品牌》课程开课第1周就吸引了全国4386名学习者选课,被“爱课程” 网首页推荐为封面重点课程进行宣传;上线清华大学 “学堂在线”平台3门:孙虹《现代企业文化》、朱伟明《时装工业导论》、吴巧英《服装立体裁剪》;

  • 获浙江省本科高校2019年省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胡迅《创作设计》、刘丽娴《服装流行分析与预测》、任力《时尚与品牌》;

  • 中心在2019年度开展了2次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其中获立项的实验课程建设3项,实验教材项目5个;

  • 2019年,中心主任邹奉元教授主讲的《成衣工艺学》被推荐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正在评审中;

  • 中心在2019年7月申报的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入国家级评审阶段。


(3)自制实验设备研发

中心根据服装类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实验教学改革,加强自制实验设备的研发,如2019年中心拨款8万元用于服装自制设备的研制,目前已设计并制作完成新型控温控流织物沾水度测试仪、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系统、手部形态和特征分析系统、全自动织物外观平整度图像采集仪、服装及其面料限量物质检测制样装置等自制设备及软件,同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相关知识产权,并推广到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常州服装职业技术等学校。

2019.1.jpg

图1 部分自制实验设备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中心鼓励教师申报高级别纵向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19年中心成果丰硕,“传统云锦特征基因解构及要素创意化设计”、“基于晚清至民国西方人在西南地区调查资料的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多层梯度结构载药电纺敷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化学品足迹视角下纺织产品环境负荷影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等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一般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立项共20项。

2019年,年度科研项目154项,科研经费3801.62万元,其中,纵向项目63项,科研经费516.39万元,包括国家级重点项目基金2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艺术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文化部及统计局项目各1项、浙江省基金项目4项等;横向项目91项,科研经费3285.23万元,其中合同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有10项,合同金额60万以上的有9项,合同金额30万以上的有18项。

发表学术论文84篇,其中SCI 7篇、EI 9篇,著作7本,译著1本;研究报告“对标全球五大‵时装之都′ 加快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获省长批示;发明专利13项、发明专利转化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48项、软件著作权3项。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2019年度中心着重对“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在线实验教学平台进行了建设,通过该在线平台,校内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及实验操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也可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对其作品进行考核评价。在线实验教学平台网址:http://zjlgdxfzxnfz.schoolscloud.cn/,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网址:http://www.ilab-x.com/details/v5?id=5371&isView=true,在线平台首页见图2。

2019.2.jpg

图2 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在线平台首页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1)开放运行

2019年度,中心通过网上预约开放的有140000 余人次(含服装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据),线下预约开放的有 700 余人次,共计25.74万人时数。

中心所属实验室、设备面向全国服装企业、服装科研院所开放。接待了来自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吉芬时装设计有限公司、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展实验和新产品测试。

(2)安全运行

中心每个实验室门上贴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安全因素识别卡,且均配有消防设备。中心走廊和实验室都装有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可以实现对进出人员权限的确定,实时记录出入情况。

2019年,中心组织了2019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所有学生都通过安全考试,平均分95分。并在首次进实验室上课时,对进出实验室学生进行全面覆盖的安全基本教育。在2019年12月18日,中心联合学校举行了“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2019年中心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1)对外交流与合作

2019年,中心外派成员赴国(境)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日本杉野服饰大学3人次,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2人次,英国曼彻斯特3人次,台湾辅仁大学4人次、日本新泻国际艺术学院3人次、新加坡服饰训练中心2人次。

邀请伦敦艺术大学LORNA BIRCHAM教授、荷兰罗德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HENNY VAN NISTELROOY教授、台湾辅仁大学邹正中教授、日本杉野服饰大学住野雅子和五月女由紀子教授、韩国水原女子大学KIM KYUNGA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吴伯玲教授、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小柴朋子教授、日本高崎大学内田幸子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傅法谷郁乃教授等来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洽谈。

(2)示范引领与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

紧跟信息化步伐,2019年由中心张芬芬老师主导,开展了在线通识课程《中国蚕丝绸文化》的直播教学(见图3)。课程性质是高校学分认定课和社会学习者课程;开课平台:智慧树网www.zhihuishu.com 。该平台为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是面向高校学生和社会开放学习服务的公开课程平台。

2019.3.jpg

图3 张芬芬在“智慧树网”平台授课

2019年中心继续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淑女学院合作,开展了《五美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项目的合作交流,为淑女学院提供师资和实验教学场地,一直开展讲座式和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活动,目前开设了《形象设计课》、《扎染艺术设计》和《丝网印刷》等实践课程和实验项目,服务200余人次,累计2600人时数,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见图4、5。

2019.41.jpg

2019.42.jpg

图4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淑女学院学生在中心举行实践课学习

2019.51.jpg

2019.52.jpg

图5 中心教师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淑女学院授课

中心教师在地方研究院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心骨干胡迅教授、刘正副教授、徐平华博士、顾冰菲博士出席温州市服装产业技术对接会,并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另外中心成员徐平华博士和杜磊博士深入调研三门县冲锋衣企业现状,并撰写技术报告,详实规划了未来企业的产品开发计划。

中心协助学院还首次组织开展“浙江理工大学时尚2019”系列9项活动,成立了首个以服装学院为牵头部门的“浙江理工大学三门研究院”,获得每年500万元的经费支持,组织举办首届“三门杯”冲锋衣创意设计大奖赛和冲锋衣产业时尚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为学院提升社会和行业影响力、提高学科专业学术活力、强化“三创”时尚人才培养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助力时尚产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中心精心策划的“丝绸旗袍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从文化和旅游部众多重点实验室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2019年深圳文博会文化和旅游部选拔的六个参展项目之一。精美的旗袍和丝绸面料吸引了很多热情的观众,该方案为参展观众提供定制旗袍设计体验。只需在简易却密不透风的三维扫描区域站立10秒钟,即可得到三维着装的形态和符合本人体型的个性化的旗袍纸样。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丝绸服饰设计上的魅力,以及科技对文化、传统产业的助力与提升。在文博会上赢得了上级部门、行业专家和普通观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中国文化报》的关注和报道。

2019.6.jpg

“丝绸旗袍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工作原理及宣传海报 

2019.7.jpg

文旅部科教司孙若风司长莅临展台体验面料风格扫描仪

2019.8.jpg

2019.5.23《中国文化报》对中心参加深圳文博会的图文报道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中心承办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

2019年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省级学科竞赛A类)在本校举行,由本中心承办。大赛以“智尚∞”为主题,鼓励参赛选手将智能科技、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紧密结合到服装、服饰品、家用纺织品、文化创意产品等载体中,围绕创新创意、造型色彩、风格质感、材料工艺、结构与技法等方面展开创意构思和作品设计。为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立一组以三维虚拟试衣为设计制作工具的竞赛,促进虚拟仿真技术与服装、材料、信息、文化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发掘和培养我省乃至全国时尚创意设计复合型人才。

此外,中心还承办第五届红袖•时尚•科技•人才国际论坛和健盛内衣设计大赛等。

2019.9.jpg

图9 中心承办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加大投入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设备的开发和研制

中心今后应该加大投入,除了自行开发和研制教学实验设备之外,还应加强对现有实验设备功能的开发,增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以及使用范围和领域的延伸。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自主开发设备,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升中心国际化水平,承担更多的国际化教学实验

中心目前已经承担了一部分国际化教学的实验教学任务,为国际合作教育项目提供实验条件,但是与学校国际化教学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今后中心需要在资源、人才和项目上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引入更多国际资源、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培育承载更多国际合作项目。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学校紧密围绕“三创”人才培养,支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1、完善示范中心管理体制。学校成立实验室建设工作委员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委员会,加强对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教务处对示范中心的建设和教学日常进行指导和管理。设立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

2、健全示范中心运行机制。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工作管理办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办法》等涵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等制度30余项。出台激励政策,如将国家级示范中心建设视同国家级重点教研项目;岗位聘任向示范中心倾斜;实验室和大仪开放计算相应工作量;学生参与科技活动认定其创新学分等。

3、加大示范中心投入。优先保障示范中心建设资金;每年下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项运行经费15万元、学院实验室建设运行经费10万,推进示范中心教学改革,上级和学校教改项目申报中,优先推荐中心项目。

4、强化示范中心队伍建设。学校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增设“正高级实验师”职称。抓好中心主任负责制,由学科带头人或专业负责人领导实验室建设;职称晋升明确企业锻炼要求,加快“双师型”实验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助建助管工作;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5、推进示范中心信息化发展。坚持“互联网+实验室”的理念,部署信息化管理平台,获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1)做好2020年中心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的申请和立项工作,以及2019年第一批立项项目结题、第二批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2)加快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培育,中心在2019年7月申报的服装品牌零售终端陈列设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入国家级评审阶段,接下来将积极开展2020年纺织类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申报;

(3)加快开展实验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培育具有基础扎实、标志性、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成果,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实验教学成果;

(4)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已递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申请,中心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5)中心将不断夯实基础,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推进新工科、“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示范效应;

(6)产教融合方面

中心将面向科技社会发展和时尚产业需求,致力于打造 “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服装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未来五年的发展建设与浙江理工大学高水平产业学院——时尚学院建设同步进行,加强与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时尚龙头骨干企业的合作,构建由各方共同参与的时尚教育实践教学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与教材、共同选拔和培养学生、共同培养“双师”和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实现“政、校、行、企”融合办学,打造“实习实训、科技创新、众创孵化、职业培训、时尚发布”五大功能,成为国内服装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