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动态

从课堂到展台 | 2022级时装表演专业《造型设计与材料开发》课程展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4-17 14:25:03 访问量:

    近日,由我院教师张天一、元晓敏指导的《造型设计与材料开发》课程成果展在学院一楼大厅举办,主题为“探索材料科学与人物艺术创作”,展示了2022级表演(时装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的跨学科创新作品。本次展览突出三大亮点:


    教学成果显著:通过32学时的系统学习,学生从设计零基础到完成高质量作品,掌握了材料与造型融合的设计方法,涵盖文献研究、工艺传承、品牌文化融入等专业内容,实现课内夯实基础、课外拓展实践的教学目标。


    文化创新呈现:作品聚焦传统工艺现代转化,学生在工艺制作与审美表达中建立起文化自信,其传统与未来融合的设计体现了历史文化和功能性的深度思考,展现了材料作为"无声语言"对人物造型和品牌叙事的塑造力。


    产教融合特色:课程强调技术落地与艺术创新的平衡,培养学生通过材料选择强化视觉表现力,掌握用设计"讲故事"的能力,塑造兼具审美高度和市场应用价值的复合型人才。展览生动诠释了"三强化"思政理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造型设计呈现


                                                640.jpg                                    640 (2).jpg


                                                                                                                                                      造型风格与材料质地及色彩感受训练


640 (4).jpg  640 (5).jpg  640 (6).jpg


                                                                                                                                                           装饰造型设计与材料应用


                                                                                                      640 (7).jpg


    本次课展在时装表演专业的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勇于探索、自我突破”的种子,课展作品持续收到校外邀请展。后续将根据课展反馈强化持续改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质,以及教学实践的分析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机制,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


                                                                                                     640 (10).jpg


                                                                                                                                                                学生课程心得

秦铭泽:

通过对《造型设计与材料开发》课程,我学习了各类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艺及其与饰品造型设计的内在联系。从金属的刚硬质感,到塑料的多样可塑性,不同材料为造型赋予独特表现力。课程里创意造型构思和材料特性挖掘的知识,让我明白设计不是天马行空,而是要兼顾材料可行性。通过实践,更提升了艺术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也对今后投身设计领域产生了兴趣。


张恩宁:

造型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勾勒形状、搭配色彩,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学问。通过这门课程,关注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美。我进一步学习了色彩搭配、材质运用和整体造型的协调性,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意表达。学习实操时虽遇难题,但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掌握技巧,审美与动手能力都有了提升,对造型设计的热爱也愈发浓烈。


王兴玥:

在课程中,我用普通的开口圈为基础材料,通过编织排列还原拜占庭风格的繁复的几何美学。银色金属链条通过层叠排列蝴蝶锁子甲以及搭配的尖刺单元实现了自己想要的风格。实践中发现,通过调整开口圈的组合方式,普通材料也能形成刚柔并济的立体造型。化妆造型上我选择立体感的黑色烟熏妆与之搭配,凸显冰冷的金属材质帅气的风格的同时不会抢占饰品带来的视觉感受。这次创作也让我深刻的理解到:饰品是身体的延伸,即使是固有的限定性的材料也可以赋予其独特的风格及创作想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郑希妍:

在此次课程中,我迷上了用uv胶制作饰品。在光与胶的交织中,发挥创意,把故事性与装饰性融入饰品当中。我将海洋、蝴蝶与珍珠相结合,将几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元素相结合,凸出了其相似的灵动与深邃。uv胶的多变与珍珠蝴蝶元素相碰撞,材料的特性与造型设计完美融合,帮我把抽象灵感化为具象作品,让我在材料与设计中找到无限可能。


周露杨:

从展示者,到创作者,《造型设计与材料开发》课程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拓宽了我对造型设计的创意思维,还深入了解材料开发的多元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让我明白二者相辅相成,对今后专业应用很有帮助,期待能继续深入探索。


田汶颖:

参与这次作品的制作,是一场与耐心和创意共舞的奇妙之旅。从构思初始,脑海中模糊的意象逐渐成型,就像在迷雾中勾勒宝藏的轮廓,这一过程充满未知与期待。选材时,面对琳琅满目的材料,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后来逐渐有思路。制作中,无论是裁剪的精准、粘贴的牢固,还是拼接的契合,都需要全神贯注。这期间,困难如影随形,细微之处的瑕疵常让我反复琢磨,但也正是这些挑战,促使我不断精进技艺。特别是在缝制精细的地方时,我总是不够细心,很感谢老师们对我作品在制作时的耐心指导。当最终的作品呈现眼前,所有的努力与坚持都化作满心欢喜。它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自我成长与情感凝聚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