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动态

【开讲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第一讲在我院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3-9-21 12:54:41 访问量:

      9月20日,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承办、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协办的“时尚传播研究——交叉学科系列讲座”在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顺利举办。本期主讲嘉宾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李杰教授,交流嘉宾为新传学院沈郑副教授、服装学院张咏絮博士。服装学院副院长冯荟教授、新传学院传播系系主任何苗副教授及两院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服装学院陈敬玉教授主持。

      主讲嘉宾李杰(笔名李思屈)教授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原副院长、浙江理工大学金沙学者、中国数字娱乐产业中心主任、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专家、宋韵文化研究传承中心专家。

      讲座伊始,副院长冯荟简要介绍了服装学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的简况,随后李杰教授的讲座《精神符号学视域下的时尚传播与产业逻辑》以精神符号学的视角,围绕时尚产业与时尚传播两个方面,分别就时装符号学、潮牌文化与符号消费、国潮品牌的价值内涵、国潮开发的精神符号学基础四个部分展开了论述。认为艺术创造不是去追逐时尚,而是应该去建立时尚理论的模型,梳理规律,以结构化的思维去预测流行。通过建构符号模型可以实现对时尚的精准预测,从个体身份、群体认同、文化消费、性别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时尚语言、时尚流行体系等进行阐述,建构符号模型的时尚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了潮品牌的符号生产机制,只有建立话语才能建立标准,只有话语支持才能实现故事的叙述以及内涵的深化。这样的时尚产业逻辑能够帮助我们针对中国时尚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地思考。建立时尚品牌研究中心,创造时尚概念,制造文化事件,组建新媒体平台矩阵都是建构中国时尚话语的探索路径。

图片

图片

      沈郑副教授就《双面绣: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西时尚传播比较研究》为题进行了发言。沈老师认为,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线上社交媒体日新月异,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时尚传播媒介,对新浪微博时尚网络影响力者的图文进行采集,所获得的数据能够为我们提供时尚研究的材料和视觉证据。团队选择创建网站用于研究数据的采集;对于穿着感受、对品牌的态度、产品购买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国内外时尚产业的对比;最终确定了服装研究的四种相关类型:品牌,产品,场景,娱乐。中式时尚被博主认为是文化身份的象征,以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并影响他们在当前社会网络中的行为。因此,通过扩大对社交媒体上时尚的理解,为推进之前的研究做出贡献,揭示了爱尔兰和中国时尚传播之间的差异。

图片

      张咏絮博士就《电影传播中的算法文化》为题进分析了目前电影的文本创作和产业现状,认为蓬勃发展和产业细分让电影累积了丰富的数据,从而给算法介入生产、传播和文化共享提供了空间。目前存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基于图模型的推荐算法三种不同途径,算法在影片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这三个阶段均已实现介入,对电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并且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目前来看,电影传播中的算法文化存在着价值导向偏差的问题,可以通过提倡人本原则、倡导人机同构、完善人工智能的价值判断系统尝试解决。

图片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在提问互动环节,师生纷纷与各位嘉宾展开了交流。例如传统媒介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国潮文化构建运动与现代生活融合,电影票房算法的演变等。

图片

      本次讲座是我院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成立后的交叉学科学术交流第一讲。中心面向浙江省及长三角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聚焦时尚创新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时尚运营传播等行业热点,贯彻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时尚学院)“四基地一中心”的建设目标,中心将凝聚服装学院时尚文化、数智时尚、时尚传播、产业服务创新等研究力量,打造一个立足学院、协同系科、辐射校内外、赋能区域产业乃至全国的的创研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