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2022届毕业设计,以“寻·意”为主题。寻之未来,意之自我,包含探知未来与找寻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内涵,从生活中,感知美,寻找美,创造美,以虔诚之心为艺术创作注入心灵的体验,以匠人之心为设计作品赋予哲学思考,以无限的创意展开艺术思维的通道。
艺术为载体,百花齐放之个体思想寻找不一样的未来与创作意义。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以历史印记、未知自然、情感诉说等元素为探索方向,将过往的视觉片段借以丝、纱、革、缕等多种形式重新编制在一起。漏窗光影,针线入面而万物丛生。本次的毕业生作品中不乏对新材料与创意图形的运用,但炫彩视觉的背后,无不透露着Z世代青年对自我与他者的重新解读。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
林竟路 陆珂琦 章海虹 岑科军 蔡欣
设计师:
2022届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
No.1
作品:回归
作者:黄雅露
指导老师:林竟路
No.2
作品:风筝不断线
作者:黄蓓蕾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3
作品:指尖生花
作者:江冰青
指导老师:林竟路
设计说明:
每想念一次春天,指尖就攒了一朵花开,当你到来时,随手揽一束风,便是整个春天。总会有人在秋风萧瑟里怀念花开,也总会有人在冬日凛冽里期盼春天。设计通过将微钩编织技法用于服饰品设计,在宣传传统钩针编织技艺的同时,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老旧、设计表现形式落后过时的刻板印象,传达了手工艺织品所附带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
No.4
作品:瀚海鲲鹏
作者:蒋依梦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5
作品:国风娃娃
作者:林欣 莫庆诗
指导老师:岑科军
No.6
作品:生命的细胞
作者:邹云霓
指导老师:林竟路
作品介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健康是身体、精神与交往上的完美状态,现代高压社会下的青年人因为压力熬夜,厌食、暴食等不正常的生活状态,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生理还是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细胞元素的创意设计,将大众的目光聚集在关系自己的身体、精神上,热爱生活,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情况。
No.7
作品:梦寻灵鹿
作者:林雅婷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8
作品:海昏候
作者:罗慧慧
指导老师:蔡欣
作品简介:
本系列作品以海昏侯遗址为主题,对海昏侯文物形象结合街头文化和南昌城市文化进行创新设计。
No.9
作品:阿尔法的奇妙世界
作者:王琦 赵巧慧
指导老师:章海虹
作品简介:
此次设计是以古代婴戏图为灵感来源,将古代婴戏图与现代娱乐运动项目和场景相结合,当古代儿童在体验现代运动时,会产生不一样的奇趣乐点和画面。为顺应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学生学业减压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及随着2022杭州亚运会的即将开展,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偶尔远离电子产品,走出封闭的室内空间,有更多地户外活动。结合古代儿童娱乐文化的探索,从古代婴戏图中汲取灵感,把儿童娱乐、游戏、运动以及生活方式与现代方式进行碰撞,将其元素进行提取,概括以及抽象化的设计处理,营造一个极具童趣、娱乐化、运动化且贴近自然的儿童奇妙世界,在这个奇妙世界里感受无尽乐趣。
No.10
作品:N2O2N
作者:魏国涛
指导老师:岑科军
No.11
作品:游园会
作者:薛佳钰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12
作品:寻
作者:杨楚微、朱溢佳
指导老师:章海虹
No.13
作品:锦觅安宁
作者:杨雯燕
指导老师:陆珂琦
作品介绍:
设计灵感来源于侗族织锦,觅为寻觅。作品以侗族人物为主要元素,穿插各种人物形态,大小不同排列,四周以侗族人对唱山歌的场景为基础背景,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底纹为重组的几何织锦图案,呈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画面。
No.14
作品:繁华如梦渺
作者:郑佳宁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15
作品:边城
作者:周晓帅
指导老师:陆珂琦
No.16
作品:珍珠幻象
作者:杨钰琦
指导老师:陆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