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中央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实现传统手工艺“双创”发展战略。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 “畲乡情,双创行”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夏帆教授带领下,走进畲乡,对畲族传统文化及服装刺绣技艺进行了深度考察和调研,并与景宁畲族刺绣协会的“绣娘”老师们进行了刺绣技艺交流和研习。
壹 中国畲族博物馆
第一站“浙理研学”团队走进了中国畲族博物馆。馆内藏有畲族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陶瓷器、传统服饰、生产工具、玉器、木雕等历史文物四千余件。畲族讲解员带领“浙理研学”团队参观历史文物,并为大家讲述畲族的人文发展史和畲族文化特色。团队成员在领略了悠久而极具魅力的畲族民俗文化的同时,还与现场正在进行畲族传统技艺展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对畲族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贰 畲族服饰“非遗”馆
随后,在景宁刺绣协会潘丽娟会长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凤凰古镇的被誉为“中国好畲娘”的黄金美工作室——黄金美畲族服饰“非遗”馆。金美老师给“浙理研学”团队详细介绍了工作室的工作特点和畲族服饰制作流程,共同探讨了畲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金美老师是畲族刺绣协会副会长,从事畲族服装刺绣设计制作20多年,屡次在“中国(景宁)畲族服饰设计展演”等民族服饰赛事上获得金奖,是远近闻名的“畲族巧工大师”。
叁 畲族织秀馆
第二天,“浙理研学”团队前往位于东弄村的畲族织绣馆,景宁畲绣协会潘丽娟会长向我们介绍了畲族刺绣协会的创业发展史和畲族刺绣文化和技艺。
随后,“浙理研学”团队与畲族“绣娘”们互动交流学习技艺,根据夏帆教授受聘景宁“双百”人才计划挂职工作”期间获得评审通过的“畲族刺绣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项目内容,用畲绣中经典的辫绣、打籽绣、平绣等针法开展了一次“刺绣技能”模拟考核,通过实战,让“浙理研学”团队深度体验了畲族传统刺绣技艺及文化的精华所,同时也为景宁刺绣协会今后更精准地做好“考核规范”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畲族刺绣是是畲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畲族织绣馆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民族工艺与现代教学体验模式相结合,让更多有畲乡情怀的人参与传播畲族优秀文化,展现畲绣的魅力。
在这次研学实践活动中,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技艺精髓和文化内涵,为接下来的毕业学术论文写作和毕业创作设计带来丰富的养分和素材,队员们将努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求真务实,为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双创”发展做出积极贡献。